故事

首頁
自我介紹
我的相簿
學校課業
大寮鄉的介紹
我的留言版
翁小討論區

 

 

簡介學校故事農作物工業區

 


咱鄉的故事多

1.大寮有座開封府-包公廟

   談起包公廟,大寮人便眉飛色舞、抬頭挺胸地說:「這可是全台灣最大的包公廟呢!」。

   小朋友,你知道包公是誰嗎?包公廟的由來及特色你知嗎?

   包公名文正、號拯(拯救之意),宋朝人。談起包公,就不禁令人聯想到”包黑子”及”包青天”的外號,因為包公長得臉黑黑的,額頭還有個月眉,再則他判案時秉著公正客觀的精神、絕不徇私枉法,真正做到「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因此王公貴族有冤找他,平民百姓有冤找他,其至連孤魂野鬼死不暝目也找他呢!包公死傳聞很多,其中有一種說法是成神明,就是成為「馬國公」。所以現在稱的「馬國公」就是包公本人。

   大寮村的開封宮,始創於民國58年,這間廟當初的規模並沒有現這麼大,只有一間鐵皮屋,是一名林姓村民家中的祠堂(名為忍善堂),包公為供奉的主神。民國58年有一天,包公突然神蹟顯靈,在眾多信徒親眼目睹下,乩童以香距金箔紙三寸高的地方寫句子,接眾人嘖嘖稱奇。而詩句之意便是要求眾人將祠堂擴建成廟宇。這神蹟一傳十、十傳百,於忍善堂便在眾人的努力下擴成今日雄偉壯觀的規模。

   包公廟有許特色,最值得一提的便是拜拜時手持五香(萁他寺廟則持三柱香),據廟方表示,這是包公顯靈時特別交待的,五柱香分別代表著五德、五道、五族、五權及梅花的意思。第二個特色是殿上所供奉的包公是黑臉,即所謂的「文身包公」,就是包拯本人,不同於「武身包公」(即閻羅天子、花臉)。

  除此之外,到包公廟參拜時別遺漏了後殿兩側牆上的美麗圖案,圖案敘述著包公的生平事跡,交融了歷史與神話,十分精釆唷!

2. 龍樹尊王的故事

   位於本鄉琉球路和萬丹路的交叉口,有棵老榕樹,樹幹上上掛著「龍樹尊王千秋」的匾額,匾額下有長年香煙裊燒的香爐,四周掛滿了善男信女感謝的紅布。

  平時鄉民常在樹下乘涼聊天或焚香膜拜,每年的元宵節,遠近的男女老幼也都虔誠地許願、答謝。據推算,這老榕樹約有二百二十年以上,陪伴鄉民渡過漫長的歲月,也一些感人肺腑的神話故事流傳下來 相傳,很久以前,在福建泉州有位郭姓人,想到台灣來開墾荒地,就順道從家鄉挖了棵榕樹苗,來到台灣就在這交叉路口種下樹苗,希望做為郭姓族人來台落地生根的象徵。在他細心的照料下,幼苗慢慢茁壯,終於枝葉茂盛成蔭,行經樹下的人,都會休息乘涼片,刻數十年後,老翁過世了,樹卻成了老者的化身,繼續守護著鄉民。 郭姓老翁有一位曾孫,非常孝順,因父親早逝,與年老體弱的母親相依為命,母親生病時,不但要外出工作,還親自侍奉湯藥,照顧的無微不至,左鄰右舍對少年的孝心,非常的感佩。

  有一天,榕樹下賣魚小販的叫賣聲,勾起他母親的食慾,少年知道母親的心意,就悄悄地到樹下買了一條鮮鯉,因沒繩子綁魚,少年就順手拉一條榕樹根來綁;剎那間,少年的手與樹根纏在一起,少年懸吊在半空中,無法解開,而這時少年的母親卻在朦朧小睡中,見一白髯老翁對他說:「你兒子孝感天地,我有心收他為義子,希望你能答應。」郭母夢中來,聽到呼喊聲,趕緊前去朝樹一拜,並答應拜榕樹義父,這時榕樹根霍然而開,神跡令眾人信服。

  後來,鄉民常看見一祥老翁和郭姓少夫坐在樹根上談天,親情感人,直到他年老時在榕樹下無疾而終。 老榕樹的神靈故事,道不說不完,而二百多年來,卻深深地影響著鄉民,提供一份溫馨的信仰、安定的希望,功勞可謂不小哦!

3.特殊的姓

  常聽說大寮鄉張姓、簡姓、以張簡姓氏親戚關係,如果有朋友姓張簡,他的祖先一定來自大寮,到底為什呢?有個傳說故事這樣說著:

  傳說有位簡姓的孤兒,肩挑他的家當到處流浪,有一天,夢到仙人告訴他:「一直往南走,當繩子斷了時,那兒就是你發達的地方。」這位年輕人就半信半疑的照著往南走。有一天黃昏,雷雨交加交,閃電不停,他於是躲在人家的屋簷下避雨;這家員外姓張,心腸很好,吩咐僕人為他準備吃的東西,留他過夜避風雨。

   第二天,雨停了,簡姓青年不好意思再打擾人家,挑起家當向員外答謝就要離開,員外見他彬彬有禮,想留他下來,不再四處流浪,就伸手拉了他的家當,哇,繩子斷了,簡姓青年想起仙人的指示,就留下來幫員外工作。張員外家非常富有,可惜獨子結婚不久就病死了,留下妻子劉氏秉性純篤而孝行感人,丈夫死不再改嫁,想侍奉公婆一輩子,張員外見媳婦這樣賢德,所以有意為她招贅,經常暗地物色人選,盼能為媳婦找位好丈夫。

   簡姓青年留下來,很辛勤的工作,任勞任怨對員外忠心耿耿,員外見這位青年忠厚老實,勤奮努力,經過一段期間的觀察後,決定收他為義子並把媳婦嫁給他,也相當於招贅了一位女婿,員外過世,他繼承了員外的財產,真的實現了夢中仙人的話。後來他們生了八子,四子姓張,四子姓簡。小孩長大了,卻為了姓張、姓簡爭論不休,父親生氣了,罵道:「你們這些不懂事的孩子,沒有張公,哪有今天的我們,好吧!為了紀念他,以後你們第一個姓都姓張,你們姓張簡.....。」從此就多了一個複姓「張簡」。

   老師接著說:「傳說故或許不完全正確,但張簡家族的確是本鄉一大色,聽說目前醫學界有很多長簡姓氏的醫生,他們可是來自大寮鄉喔!」

4. 大寮之光武舉人

  中國功夫舉世聞名,功夫皇帝李小龍,大陸武術專家李連杰,都把中國功夫精彩的技術發揮淋漓致,打得外人目瞪口呆,酷斃了! 你道本鄉也有武功高超的老前輩嗎?那就是張簡魁和戴維清兩位武舉人。

  張簡魁,赤崁(今義和村)人。乾隆四六年(辛亥,1771)以第三名的實力高中武舉。舉人是官,住宅一定要豪華才行!瞧!紅磚牆、紅磚地,個個又寬又扁,據說是特製的大陸磚呢!二百廿五年前,紅磚鋪成的廣場上,人馬眾多,使義和村風光一時。看廣場上紅磚裂痕無數,就是被馬踩踏的結果。 張簡魁家右前方有石砌旗杆座,它是武舉人專有的寶,有了它,能顯示武舉人的權威,有位張簡先生說,著名的抗日英雄林少貓也對張簡魁很敬佩呢!

   戴維清,小竹里(今庄村)人。同治五年(丙寅,1866)中武舉人。和張簡差了九十五年。 戴氏祖厝遭賽洛瑪颱風侵襲後,損失慘重,只剩「伸手」廂房,而代表武舉人權威的旗杆座,早已不知去向。只剩大刀把,刀身60斤,刀柄60斤,一共120斤相當於75公斤,刀上有細緻的花紋,想要這把大刀,除非有阿諾的身材或藍波的臂力才行哪!

 


[首頁][自我介紹][我的相簿][學校課業][大寮鄉的介紹][我的留言版][翁小討論區]

 請勿侵犯本網頁!謝謝!
s7897101@yahoo.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