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貓熊吃竹子的可愛模樣
牠身上到底有什麼特質,能散發出那樣迷人的魅力,使見到牠的人,沒有一個不喜歡的。這樣超人氣的明星動物,無論帶到世界的任何城市,都會引起轟動。您知道牠是什麼動物嗎?牠的體型壯碩圓胖,容貌並不猙獰可怕;牠的體色黑白對比,分配勻稱,呈現出簡單、純潔和不花俏的特色;牠的動作靈巧、逗趣而不粗暴;牠的性情純樸、憨厚,天真爛漫,無拘無束,從不主動攻擊人類;牠是素食主義者,嗜食竹類,少沾葷;牠僅分布於中國西部山區,喜獨立生活,不與人類攀交情、打交道;牠的種群數量稀少,目前不會超過1000隻。我這樣笨拙的描述,相信您不會有什麼感覺的,但如果您有機會看到牠,那情況就不同了。
我所欲介紹的動物是大熊貓,也許您說應叫貓熊。其實叫熊貓或貓熊都沒錯。牠原來是叫貓熊的,因為牠的臉型像貓,身體像熊。但是在一次早期的展覽中,橫寫「貓熊」二大字,高掛在進門顯見的地方。然而當時人們讀標題如讀商號,習慣由右向左讀,於是就讀成「熊貓」。各媒體也就以熊貓之名介紹給大眾了。此後以訛傳訛,也就習慣叫熊貓了。其實從哺乳動物分類的角度視之,牠既不屬貓科,也不屬熊科。牠的科學分類歸屬,在動物界爭辯了一百多年仍未定論,中國科學家擬將其另立門戶,歸入熊貓科。
大熊貓站立起來的身高約160~
大熊貓一般都過獨立的生活,與同胞素不往來。一隻大熊貓的領域範圍要4~7平方公里之廣。當春季發情時,雌性大熊貓肛門內側的肛周腺,能分泌一種有氣味的、有揮發性的物質,並利用擦拭的動作,將肛門的分泌物質塗抹在樹幹或石頭上,以傳遞自己身體的生理訊息。這種分泌物質能保留一段時間,若路過的雄性大熊貓嗅到這種氣味,會追蹤氣味尋找,而達到雌雄相會交配的目的。如果有二隻雄性大熊貓同時找到發情的雌性大熊貓,一場爭風吃醋的咆哮和打鬥隨即發生,只有勝者取得交配權,才有資格與雌性大熊貓擁抱交媾。不過,雄者辦完事後,拍拍屁股去另找新歡,撫育下一代的責任,完全由雌性大熊貓一手擔當。
雌性大熊貓約5歲性成熟,此後每隔2或3年生1胎,每胎生1或2仔。如果是雙胞胎,也只照顧一仔,另一隻通常被棄養。剛生出來的幼仔,個體很小,還不及人們的一個手掌大,體重只在80~
|
|
|
|
圖2.剛出生的小熊貓身體呈肉紅色 |
圖3.二十多日齡的熊貓 |
圖4.吃奶中的貓熊 |
圖5.貓熊母子 |
大熊貓的野生種群數量,非常稀少,如前所說,估計在1000隻左右。牠已被列為世界的瀕危物種。種群數量稀少的因素:一方面是雄性大熊貓的外生殖器官短,精液量少,發情不易,「性」趣不高;雌性大熊貓發情高峰期短,發情時不一定引起雄性的興奮,雌雄交配受孕率低。妊娠後產的幼仔個體太小,相當嬌弱,容易死亡。再者食物過於專一化,山中一旦竹子開花枯死,大熊貓就有饑餓死亡之災。另一方面,大熊貓的棲地因砍伐森林、墾荒耕種、築路運輸等,遭受到嚴重的破壞,而使適宜棲息的面積大為縮小,且被分隔化,而使不同族群間無機會交流、通婚,導致遺傳基因多樣性貧乏,面臨種群滅絕的危機。
目前世界各國都知道大熊貓所面臨的種群危機,也都在想盡辦法加以保護和復育,例如嚴禁獵取、停止買賣、設立保護區、恢復棲地、人工繁殖與野放試驗,以及保護教育宣導等,期使牠能長久與人類共存。牠不僅僅是產地國家的國寶而已,也是地球上的動物瑰寶,更是世界人民的資產。牠真是動見瞻觀,引起世人的關注,無論到哪裡,牠的迷人魅力無法抵擋,必然引起當地人民的騷動,促使全家老少總動員前往觀賞。如果有一天牠到台灣來展覽,牠的熱門和被喜歡的程度,我敢保證,必然勝過無尾熊或國王企鵝。然而,牠迷人的魅力特質在哪裡?我還是說不上來,只好留待您自己去品嘗了。
圖6.熊貓在180日齡以後便會爬樹
資料來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顏重威 http://www.nmns.edu.tw/New/PubLib/NewsLetter/90/168/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