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

[氣象圖][地震]

 

首頁
簡介
笑話新聞
學校課業
酷站
氣象

 

 

台灣位處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上,地震活動相當頻繁,常造成生命財產重大的損失。為瞭解台灣地區災害地震的歷史與特性,我們嘗試蒐集並整理台灣地區的震災照片與圖稿資料,期能建立震災圖檔資料庫,以做為今後地震防災及相關研究的基本參考資料。

本圖集彙集了台灣地區自有儀器觀測以來的一百年間(1898-1997年),災情最為慘重之十次災害地震的震災相片及相關的手繪圖片共448幅。這十大災害地震依序為:

本圖集由交通部中央氣象局(計畫編號CWB87-2E-16)與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資助得以順利完成。全書近300頁,高級銅板紙印刷,意購者請洽中央氣象局

服務科 (Tel:23491102)

地震測報中心服務課(Tel:23491182)

十大災害地震震央分布圖

001、台灣地區十大災害地震震央分佈圖

底圖之台灣島彩色影像資料來源為國立中央大學太空及遙測中心( COPYRIGHT@1995,1996 SIE)

 

表一、台灣地區十大災害地震震源參數表

編號

地震名稱

發震時間
(120oE)

震央位置

震源深度
(公里)

地震規模
(ML)

北緯(N)

東經(E)

1

斗六地震

1904/11/06
04:25

23.575

120.250

7.0

6.1

2

梅山地震

1906/03/17
06:43

23.550

120.450

6.0

7.1

3

南投地震系列

1916/08/28
15:27

24.000

121.025

45.0

6.8

1916/11/15
06:31

24.100

120.875

3.0

6.2

1917/01/05
00:55

24.000

120.975

很淺

6.2

1917/01/07
02:08

23.950

120.975

很淺

5.5

4

新竹-台中地震

1935/04/21
06:02

24.350

120.817

5.0

7.1

5

中埔地震

1941/12/17
03:19

23.400

120.475

12.0

7.1

6

新化地震

1946/12/05
06:47

23.070

120.330

5.0

6.1

7

縱谷地震系列

1951/10/22
05:34

23.875

121.725

4.0

7.3

1951/10/22
11:29

24.075

121.725

1.0

7.1

1951/10/22
13:43

23.825

121.950

18.0

7.1

1951/11/25
02:47

23.100

121.225

16.0

6.1

1951/11/25
02:50

23.275

121.350

36.0

7.3

8

恆春地震

1959/08/15
16:57

21.700

121.300

20.0

7.1

9

白河地震

1964/01/18
20:04

23.200

120.600

18.0

6.3

10

花蓮地震

1986/11/15
05:20

23.992

121.833

15.0

6.8

震央位置均參考近年來之研究與報告的結果,如1904年斗六地震採用葉永田等(1997)之結果;1906年梅山地震採鄭世楠等(1998)結果;1916年南投地震系列採鄭世楠等(1997)之結果;1935年新竹-台中地震系列採台北觀測所(1936)與徐明同(1989)結果;1941年中埔地震採鄭世楠等(1996)結果;1946年新化地震採鄭世楠(1995)與葉永田等(1997)結果;1951年縱谷地震系列採用Cheng et al.(1996)與鄭世楠等(1997)結果;1959年恆春地震與1964年白河地震與採用徐明同(1980)與鄭世楠和葉永田(1989)結果;1986年花蓮地震採用TTSN之結果。地震規模均依照葉永田等(1995)之經驗式轉換為現今中央氣象局使用之芮氏地震規模(近震規模)

 

災害地震彙總

二十世紀前(1604-1897)台灣地區的地震記載

台灣地區的災害性地震(1900-1999)

台灣地區的災害性地震(2000-  )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地震震度分級表」(八十九年八月一日公告)

震度分級 地動加速度範圍 人的感受 屋內情形 屋外情形
0 無感 0.8gal以下 人無感覺。    
1 微震 0.8~2.5gal 人靜止時可感覺微小搖晃。    
2 輕震
2.5~8.0gal 大多數的人可感到搖晃,睡眠中的人有部分會醒來。 電燈等懸掛物有小搖晃。 靜止的汽車輕輕搖晃,類似卡車經過,但歷時很短。
3 弱震 8~25gal 幾乎所有的人都感覺搖晃,有的人會有恐懼感。 房屋震動,碗盤門窗發出聲音,懸掛物搖擺。 靜止的汽車明顯搖動,電線略有搖晃。
4 中震 25~80gal 有相當程度的恐懼感,部分的人會尋求躲避的地方,睡眠中的人幾乎都會驚醒。 房屋搖動甚烈,底座不穩物品傾倒,較重傢俱移動,可能有輕微災害。 汽車駕駛人略微有感,電線明顯搖晃,步行中的人也感到搖晃。
5 強震 80~250gal 大多數人會感到驚嚇恐慌。 部分牆壁產生裂痕,重傢俱可能翻倒。 汽車駕駛人明顯感覺地震,有些牌坊煙囪傾倒。
6 烈震 250~400gal 搖晃劇烈以致站立困難。 部分建築物受損,重傢俱翻倒,門窗扭曲變形。 汽車駕駛人開車困難,出現噴沙噴泥現象。
7 劇震 400gal以上 搖晃劇烈以致無法依意志行動。 部分建築物受損嚴重或倒塌,幾乎所有傢俱都大幅移位或摔落地面。 山崩地裂,鐵軌彎曲,地下管線破壞。
註:1gal = 1cm/sec2
eq_before.gif (2018 bytes)

居 家

家中應準備救急箱及滅火器,並告知家人所儲放的地方,了解使用方法。

知道瓦斯、自來水及電源安全閥如何開關。

家中高懸的物品應綁牢,櫥櫃門閂宜鎖緊。

重物不要置於高架上,栓牢笨重家具。

事先找好家中安全避難處。

學 校

教師(尤其是中、小學校)應經常在課堂宣導防震常識並教導學生避難事宜,舉行防震演習。

教室的照明燈具、實驗室的櫥櫃及圖書館的書架應加以固定。

辦公室及公共場所

經常檢驗防火和消防設備。

規劃有關緊急計畫,並分別告知緊急情況時各人的任務以及應採取的行動。


eq_at.gif (2106 bytes)

室 內

保持鎮定並迅速關閉電源、瓦斯、自來水開關。

打開出入的門,隨手抓個墊子等保護頭部,儘速躲在堅固家具、桌子下,或靠建築物中央的牆站著。

切勿靠近窗戶,以防玻璃震破。

切記!不要慌張地往室外跑。

室 外

站立於空曠處或騎樓下,不要慌張地往室內衝。

注意頭頂上方可能有如招牌、盆景等掉落。

遠離興建中的建築物、電線桿、圍牆、未經固定的販賣機等。

若在陸橋上或地下道,應鎮靜迅速地離開。

行駛中的車輛,勿緊急剎車,應減低車速,靠邊停放,人躲進附近騎樓下。

若行駛於高速公路或高架橋上,應小心迅速駛離。

若在郊外,遠離崖邊、河邊、海邊,找空曠 的地方避難。

學 校

避於桌下,背向窗戶,並用書包保護頭部。

切忌慌亂衝出教室,並避免慌張地上下樓梯。

如在操場,遠離建築物。

如在行駛中之校車,留在座上勿動直至車輛停妥。

din.gif (1069 bytes)辦公室及公共場所

注意天花板上的物品(如燈具)掉落下來。

辦公室躲在辦公桌或堅固的家具下或靠支柱站立,遠離窗戶。

公共場所中,應小心選擇出口,避免人群推擠。

切忌急著衝出,請勿使用電梯。


eq_after.gif (2078 bytes)

察看周圍的人是否受傷,如有必要,予以急救。

檢查家中水、電、瓦斯管線有無損害,如發現瓦斯管有損,輕輕將門、窗打開,立即離開並向有關權責單位報告。

打開收音機,收聽緊急情況指示及災情報導。

檢查房屋結構受損情況,儘速離開受損建築物,疏散時請使用樓梯。

儘可能穿著皮鞋、皮靴,以防震碎的玻璃及碎物弄傷。

保持救災道路暢通,徒步避難。

聽從緊急計畫人員的指示疏散。

遠離海灘、港口以防海嘯之侵襲。

地震災區,除非特准,請勿進入,並應嚴防歹徒趁機掠奪。

注意餘震之發生。


大地震所帶來的災難雖無法避免,但我們如能事前有計畫,臨事時能處理得當,應可將災害減至最低程度。

  防震守則  

保持鎮靜勿慌張

切斷電源關瓦斯

身在高樓勿近窗

堅固家具好避處

檢查住所保性命

危樓勿近先離開

公共場所要注意

爭先恐後最危險

震後電梯勿搭乘

上下樓梯要小心

聽從老師避桌下

順序離室到空地

室外行走避來車

慎防墜物和電線

行車勿慌減車速

注意四方靠邊停

收聽廣播防餘震

自助救人勿圍觀

防震演習要確實

時時防震最安全

 

 

 

 

 

 

 

 


 

 


[首頁][簡介][笑話新聞][學校課業][酷站][氣象]

 Copyright (c) 1996-2001 Namo Interactiv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webeditor@namo.com